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九章 产子 (第2/2页)
说什么,刘阿叔连呸了三下,“大喜的日子,说什么胡话呢!肚子疼就对了,胎衣还没出来呢,就像刚才生孩子那样用力推一推,等胎衣下来了,肚子就不疼了!” 听了这话,夫夫俩才放松下来,桑寄生就像刘阿叔说的那样推挤起来,没过多久,一团血rou就被排了出来,刘阿叔让杜松收好,准备找好吉时吉位后再行掩埋。这才抱着孩子递给桑寄生,由他喂奶。 “啧…啧…啧…”桑寄生的奶水很好,早在八个多月时就有奶了,之后又被杜松时时疏通,如今被胎儿吮吸了两下就出奶了,刚出生的婴孩儿哪里吃得了许多,没几下就吃饱了,桑寄生轻轻拍打着孩子后背,帮他把奶嗝排了出来,看着孩子吃饱了睡着了,他只觉得自己的心都要化了。 虽然桑寄生突然生产打了杜松一个措手不及,他还没来得及准备红蛋之类的谢礼,但也不好让大夫他们空手而归,不仅付了双倍的出诊金和谢钱,又一人包了半斤红糖,还给刘阿叔的家的大郎一些卖剩下的果脯蜜饯,倒也算皆大欢喜。孩子洗三的时候得了名字——杜启澈,小名就叫澈儿,但夫夫俩一般都喊他大儿或者大郎,大名都得上了五六岁才开始叫。 生了孩子的桑寄生得奶孩子,自然没办法再像之前那样按时按点的去衙门报道,县令知道他巡完街回家就生了的消息后,终于准他辞了衙役的差,还多给他开了几个月的月俸,凑了三两银子,由刘捕头带过来,说是当给孩子的礼钱。桑寄生自然千恩万谢的收下了,至于他心里怎么想的,别人就不知道了。 早在桑寄生刚怀上孩子的时候,两人就将以后的日子计划好了,先是托刘捕头作保,花了点钱走了主簿的门路,借钱在离明远镇不远的松古村里买了二十亩地,将两人的户籍也落在了那里。之所以选那里,是因为松古村是各姓杂居的村子,不会抱团欺负新人,再加上杜松收菜什么的经常去那里,人头也熟,一家人生活更为便利。 说来也是凄惨,因为是孤儿的缘故,两人都有了孩子才上上户籍,之所以上成农户而非商户,就是因为当前商户不允许后人科考,他们俩倒是无所谓,但也盼着儿孙出息不是!更何况时人心里总是会觉得有田地才算安稳,杜松也准备开春就卖了镇上的铺子,还了债就带着夫郎、儿子去村里生活。 快要过年了,杜松的食肆里也应景的卖起了过年走亲戚用的点心,虽说每日三更便要早起开炉烘烤点心十分辛苦,倒是小赚了一笔,桑寄生却是什么都干不了了,只能窝在后面的房间里一边喂养小儿一边恢复身体。 “啧…啧…啧…”大儿正被爹爹托着,趴在爹爹贮满乳汁的rufang前大口吮吸着。桑寄生的奶水着实是好,杜启澈小朋友每天吃得好睡得好,不过才出生半个月,就早已不似刚生下来那红彤彤的猴儿样,变得白白嫩嫩的,十分讨喜,看着儿子肥嘟嘟的小脸蛋,做阿爹的杜松都想咬一口。 晚上,桑寄生轻轻拍打着睡着的儿子,见他睡熟了才小心的放到炕上夫夫俩被窝中间,给他盖好小被子,才和杜松小声说起家常。 “哥,咱家馆子明天也歇业了,这几天卖的蜜饯干果什么的倒是销路不错,那些果子点心也有不少人买,我粗略的算了算,就这三四天,刨了本钱,咱们就赚了有二两银子,倒是个不错的买卖,以后也可以继续做,虽未必比如今赚的多,却是个长久的路子!”说起这几天店里红火的生意,杜松整个人都活泛起来了。 看着兴高采烈的丈夫,桑寄生觉得有些苦涩,让他和自己回村里种田真的对吗?他不禁将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,对杜松道:“小松,要不这个店就别卖了。你有这么好的手艺,如果有这个店在,咱们还债也不会太慢的,要不,还是继续开吧!” 杜松听了这话却摇摇头,连停顿都没有地说:“不要!咱们都是没家的人,从小遭了人家多少白眼,到今日才勉强算是过上了人的日子!我一直记着爷爷跟咱们说的话,只有有了田地,咱们才有立足之本,如今好不容易疏通了关系,上了农户户籍,好不容易能有个家了,我是绝对不会因为要多赚几两银子就放弃的!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