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崔先生(终)会见 (第2/2页)
你又骗我,你说你是翻译,你根本就不是,你说你留在北平,却跑来广州。你骗我,你总是骗我。” 朱秀真的是失心疯了,她再次主动从正面抱住这个男人,“别走,别不要我。” 男人不可能对一个陌生nV人一直绅士礼貌,“你放开我,放开我,我不是你的什么崔先生!”他把她甩了出去,使她再次跌倒。 男人走远几步,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过分。夜这么黑,她会不会有危险,便回过头看到这个脑子有病的nV人依旧坐在地上,目不转睛地盯着他。 “能不能拉我起来?”她可怜件的样子,乞求的软语让所有男人都忍不住帮她一把。 他向她伸出手,朱秀抓住他的手站起来。 “对不起。”她说,“是我认错人了。” “小事,赶紧回家吧,太晚了。”他礼貌道。 “嗯。” 她的眼里积满了泪水,一瞬间竟至崩塌。 男人最是见不得nV人哭。 他从口袋掏出手帕,“你家住哪,我送你回去。” “可以吗?”他点点头。 “在惠Ai路,有点远。”她说,“叫不到人力车。” “太晚了。” “有条近路。”他指给她看。 “好。”她相信他,不管他是崔先生还是宋先生,她不愿质疑了。 “你喜欢这个崔先生?”他有些好奇了。 “不知道。”她回答。 “你肯定是Ai他深入骨髓,不然怎么会认错人。” 回去的近路僻静,高挂的明月把朱秀的脸映得粉白,乖巧可Ai。偶有玉兰香气随风飘来,一阵阵的,男人想去m0她头上长长的青丝。 “崔先生总是骗我。”她抱怨。 “你和他长得一模一样,你会不会?” 她停住脚,回头问。 男人的双手触及她的下巴,捧起她的脸蛋,“月光下的你多么美好。” “崔先生。” 他是宋先生,不是什么崔先生。可面对如此楚楚可怜无人Ai的nV人,这些竟不重要了,况且她曾主动抱过他。 男人低下头,从她的唇角衔起,封缄她的口,扰乱她的气息。 这是朱秀第一次如此主动,自己解开衣领的扣子,抱住这个陌生男人。 野外的媾和显然对于男人是罕见的刺激,这位宋先生甚是满足于这场突如其来的YAn遇。她求的便简单多了,能抱住他,被他抱,自由地喊叫,[崔先生,崔先生…] 第二天下午的船票,傅彬坚持说要去送她上船。或许,褪去束缚的夫妻关系,他愿意把她认作与他有过亲密关系的nV人和朋友。 回到京城的乡下,又是半月旅程。鲁迅先生的那本《呐喊》要被她翻烂。朱秀最终得出了更上一层的终极顿悟:遇不到Ai她的人,这便是她的命。 [人生如树花同发,随风而堕,自有拂幌坠于茵席之上,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中。] [坠茵席者,王那是也;落粪溷者,朱秀是也。] 她把离婚协议书展开给傅老爷看,自卑地低着头。 “逆子,逆子!” 傅老爷气病了,但看到乖顺的孙子天佑时,病似轻了些。 朱秀第二次怀孕了。母亲和傅老爷很高兴,似乎这一纸离婚协议算不得什么,朱秀依旧还是傅家的媳妇,只是法律上不再是傅彬的妻。 这次她没有难产,顺利产下二胎。佣人抱着孩子给她看,“小少爷的鼻子像少爷,眉眼像少NN。”朱秀抿嘴笑,这个孩子的眉眼,鼻子,耳朵,嘴巴,每一处都像极了崔先生。 不久,民国十五年,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。民国十七年,东北易帜,整个北方俱属南京。 当中,傅彬曾经归家过一次,为傅老爷奔丧。他依旧宿在朱秀的房里,没有谁多嘴说这是不该的。 民国二十年夏,朱秀去天津,在日租界的一间挂着红灯笼地餐馆,不经意的回头,颧骨的肌r0U不禁颤动,她遇见了崔先生。 他是崔先生,因为他记得她,还向她母亲问好。 “听母亲说你去了广州。” “是。” “太太不习惯那边,便又折腾来天津卫。” 朱秀突然想起些什么,问他,“《广州民国日报》,你在那儿工作过吗?” 崔华严肃认真地回答她,“没有。” “你还是喜欢骗我。” 他回以含蓄的笑,不置可否。 朱秀也跟着含蓄地笑,“你穿和服也一样像先生。” 夜里,窗外的草虫鸣叫声又起,朱秀在黑暗中伸出双臂,做拥抱状。她抱住她自己,梦中人,时而是傅彬,时而崔先生。 有一次,她梦见了崔先生,他穿着灰蓝sE的和服,端正地跪坐在那间日本酒馆里。她端着清酒跪在他身旁,对他施以微风般的微笑,那微风,像极了那天在巷子口吹起她兰sE裙边的暖风。 她从裙底掏出一把珍秀手枪来,叩动扳机,将炙热的子弹打进他的心口。朱秀笑了,因为这一刻,她终于觉得自己成了王那这样的人。 [完]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