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【第六十五章:安尝归】 (第1/2页)
囡囡……安於民、归於心……莫忘…………。 约莫十五足岁那年,敌国联兵来犯,爹爹向来骁勇善战,那日也是亲自领兵冲锋陷阵,不料本以为已退败他国,却遭人暗算而身陷险境,尽管我和尉耆赶赴救援,成功击退伏兵,却是为时已晚,我颤抖的抓着爹爹沾满鲜血的手,他咽下最後一息气前,给我留下了这一句忠告。 楼兰国王为世袭,後代为延续稀罕的正族血脉,故须由拥有此尊贵血脉之人方得继承,然爹爹待娘无b挚情,并无纳娶其他妻妾,更无留下其他子嗣,总而言之,我便是仅存的正族血脉,纵然当时年纪尚轻,可我身为王的血亲,就是有他异议,也无以置辩。 顺理成章接掌了国王,我谨记着爹爹的教诲,於尉耆和宗叔等人的扶持下,一同治理楼兰王国,十年之间,总归称得上是克绍箕裘,延续了爹爹的兵强将勇、国泰民安。 随我年岁渐长,却迟迟未有夫婿,宗叔早心急的四处寻人来给我撮成亲眷,那怕是我出了甚麽意外,也好後继有人,就如同爹爹当年突然战Si沙场,便可由血亲的我承袭。 然我全心投入治国,并无那般心思,甚是盘算着,不如乘间一改前朝世袭,推举忠贤者治理,选贤与能更为妥当,尉耆对此也是赞同,宗叔见争不过我俩,此事也就不了了之。 直至那年,头一次遇上了令我耿耿於心、难以忘怀之人。 楼兰地处商通要道,经常与周遭邻国进行文物交流,迎接他国使节来访,已是三天两头儿的事,尤是中原地方自前朝便往来频繁,诸如建筑、文化也多有仿效,幼时我也曾随爹爹至京城参观过,而那人也是来自中原。 忆起最初於楼兰王城大殿上的相遇,那与使节团氛围格格不入的nV子,令我一目了然,其身分恐怕不单纯。为弄明来意,於是不顾尉耆和宗叔的反对,先发制人主动接近,藉着跟在她身边试探,也好牵制她的举动,然而却在朝夕相处下,不知不觉间深陷其中。 分明是迎宾晚宴,厅中却不见她身影,我不由起疑,瞒着尉耆擅自巡了趟,果然於楼台瞧见了那抹墨黑,不料我尚未靠近,她似是已有所警觉,故先出声令她卸心,即便捉m0着她别有居心,我仍於与她短暂的闲谈间,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欣喜,那是与亲如兄长的尉耆谈天时,也不曾有过的莫名感觉。 於练兵场同大夥儿切磋,不由逞了强,分明手痛的发疼,却仍佯装着泰然,只为着在她面前耍些威风,一来也可作为牵制,见了我武功高下,兴许能打消她不义的念头。 繁忙中仍寻着各种名目,逮着机会便同她见个面、聊上几句,有次偷了闲,想带她至郊外骑马踏青,却给尉耆训了好一顿,只得作罢。 随相处的时日渐增,我开始心怀期待,明日要带她上哪儿瞧瞧,要向她分享些甚麽新奇事物,开始期待,与她之间无须顾忌身份的畅谈,期待着,能见到她那宛若绽发花朵般的嫣然笑颜。 一袭漆黑衣衫,衬托着她的娉婷袅娜、绰约风姿,眉清目秀的脸庞,那双墨sE如渊的幽深眼眸,彷佛掩藏着无穷无尽的秘密,而那GU面对一国君王仍直言不讳的果敢和率直,更是令我怦然不已。 因着她离开时日将至,我琢磨要偷偷地给她些甚麽作为留念,偶然由睦儿那听闻,她房里似是有把宝剑,却未曾携出,於是g通了睦儿,私下央人造了个JiNg致木鞘,又充作随口将宝物让予了她,见她收下时面上的惊诧神情,不禁窃喜,心满意足。 我Ai着养育我的土地,Ai着满溢笑容的人民,Ai着爹娘拚上X命守护的家国,为延续前朝繁盛,我也付出了许多努力,勤练各类武艺,调和人民纷争,与周边邻国交流通商,抵御外族侵袭,诸如此类。 纵使国土不大,资源也不甚丰饶,然作为与西域商贸之中枢要道,更拥有传说中人人向往、却求之不得的长生灵药,中原君王早已觊觎许久,他们屡次派人前来行刺,势必要取我首级,夺走先祖和爹爹所建树的一切,否则不会善罢g休。 倘若我Si,能换来楼兰安然,可又何乐不为?面对层出不穷、接连来犯的外族,我竟曾数次有这般念头……於是趁此机会,心生一计,不如就这般Si在她手里罢。 身为一国君王,我早有随时Si去的觉悟,若是能Si於她手,我自是无怨无悔。 我瞒着尉耆,只道是设个局将她目的引出,起先二人各执一词,他反对我冒然犯险,我却对自个身手有所把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