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三十六章  (第1/1页)
    玉阳坐在木椅上一副高不可攀的模样,她对着灯火把玩着手里的匕首,刀尖转向跪在地上的宋邵宇。    “说吧,你为何要蓄意谋杀秋媞?”    “殿下!臣冤枉啊。这毒妇分明是敌国的细作我只是……只是替殿下铲除异己。”    秋媞也不恼,她都侍奉殿下这么些时日了这点还是知道的。殿下审讯时最厌恶犯人七嘴八舌地嚷做一团。    “你既说她是细作,可有证据?”    “有的!大概在四个月前,在下曾在天机阁碰见过这位姑娘,那日她赠与我一物上头全都记载着各种治水之法……”    “在下怀疑她当日所赠之物,定是偷盗之物。”    玉阳嗯了一声,随即又看向跪在一旁的秋媞。    “可真如他所言?”    “奴婢赠书不假,可那书是奴婢亲手所着并非剽窃之物,殿下如若不信大可让人核验。”    事实上这都不过是走个过场,玉阳心里早就有了定夺。秋媞的身世扑朔迷离但不能否认她在一些方面的卓越,要是她真的承认这次的修渠之法出于她手,她也是不惊讶的,甚至觉得本就如此。    至于这个宋邵宇……事实上那晚夜访深谈之后,玉阳觉得他的学识不过如此像那样的惊天之法倒像是他假借于人。    片刻之后,那由秋媞写的寥寥几张纸根本算不上书的册子呈上来了。    玉阳只是一眼看过,就知道这些鬼画符出自谁手。    但是为了以表她不偏不倚的公正还是做模做样地翻了几页。    旁人是不知道,反正她和方怀芷都习惯了。秋媞在思考问题时总爱在纸上写写画画,反正那些虫子一样的东西没人能看懂。    她曾不止一次提醒过或是打趣,她这字太丑了还是要得多练练的。每每这时秋媞会笑嘻嘻地说什么这是她独创的新字,管不了,管不了后面也就随着她了。    这其中的奥秘他宋邵宇一个府僚又怎么会知晓,估计当作是她胡乱画的。    这结果很显而易见了,这些确实是出自秋媞一人之手,至于她什么怎么想出来的这就不得而知了。    这场闹剧草草了之,玉阳没有严惩谁只不过在最后单独留下来秋媞。    没有了外人玉阳换了个舒坦的坐姿。    “你是怎么想出这些法子的?”    “回殿下是奴婢整理出的一些史料……”这话说出来她自己都不信。    “哦?”显然玉阳也是不信的。    她挑一挑眉,俯下身目光与秋媞平视。    “你当真是要搪塞过去?”    “殿下!奴婢不敢。只是……”    “好了,被一口一个奴婢的,不是早就封你为女官了么。”虽然一直没有落实。    “不如改日我去皇帝讨个封赏?邑司令如何,正好替怀芷分担点。”    这实在是有些反常,殿下非但没有刨根究底反倒是落实了她的名分。虽然奇怪但她还是乖乖磕头作谢。    “好了。”玉阳打了个哈欠,托着腮。“时候也不早了,你先回去吧。”    “……对了,手上的伤别忘记上药。”    手上的伤?殿下不提醒她都忘了,她低头看去伤口早就结痂了。    第二日,定安城内各个茶馆酒楼人声鼎沸,有着不属于这个季节的躁动。    “哎,老兄你听说了吗?”瘦子揽着胖子道。    胖子刚才还在吃rou呢,没听清楚,“什么?”    “就是……就是那个最近风头正盛姓宋的那位。”瘦子捏着嗓子道。    “宋邵宇啊?”他大大咧咧的,声音周遭全都听了个干净。    瘦子埋怨道:“哟!你怎得说出来了?”    “不能说吗?”他不解,问道:“怎么了?”    “哟!哥哥耶,咱们得小点声。你凑近些……”    他一副神经兮兮的样子,胖子不想扫兴但又不情愿放下啃了大半的鸡腿,只好边伸出耳朵边小口撕咬着。    瘦子扒在他肩膀上,细若蚊呐道:“老兄我偷偷告诉你,那宋邵宇……死了。”    “啊!?”    吓得他鸡腿都掉了。    这宋邵宇凭借着他一纸良策,一举升为工部侍郎,何等威风。这好端端的人怎么就没了呢?    “怎么会?”胖子还不信。    “有什么好不信的,已经派人去通知家人了。”    “这这这……怎么会,不是还住在那里头怎么会……”    他说的那里头,自然是指长公主府邸。说来也是可疑,公主府戒备森严怎么会有刺客潜入?    众说纷纭,没根没底的事儿也能给传的有模有样。    有人猜测这是沐相派去的杀手行刺的,有的说他行事张扬受小人妒忌……反正什么样的都有。    “且慢,殿下留步。”    “沐相?”玉阳堆上假笑,让人挑不出毛病同时又不忘膈应人。    “丞相叫我,不知有何贵干呐?”    “殿下好手段啊。”沐相撂下这句话,甩袖离去。    跟在后面的工部侍郎解释道:“殿下莫要挂在心上,这老头如今正猜忌你呢。”    “这事又从何说起?”    “殿下不知?”    “我又不是他肚里的蛔虫,又如何知晓?”    “殿下府上死了个人?”    “是啊,宋邵宇么。”    “殿下有所不知,这坊间都在流传是沐相派人杀了他呢。”    “是吗,难怪他刚才来势汹汹的。”    “众口难调,且看着吧。”    “说起来这宋邵宇也是可怜人……可惜了这个好苗子。”他身为工部尚书说实话是钦佩他的才干的,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青年之辈的雄起让他重新燃起了动力。    宋邵宇庐江人氏,三岁丧父,其母常年病榻。幸而其舅宽厚,收其为义子,供其生养。    他卯足劲学习,之后拜入公主门下,虽此举多易受人诟病但他的家人都替他欢喜,以为攀上了权贵。    可公主府上的幕僚少说也有半百,他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。为了出人头地他想方设法地展现自己的学识。    终于这一天等到了,只不过不是靠他自己……一步错步步错,酿成大祸也是他咎由自取罢了。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